欧美,精品,综合,亚洲,好吊妞视频免新费观看,免费观看三级吃奶,一级a片女人自慰免费看

 首頁 > 新聞 > 市場 >

上海電信進軍個人IP主叫業(yè)務 爭奪最后一塊蛋糕

2003-01-03 00:00:00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回顧過去中國電信在IP業(yè)務上給其他運營商造成的巨大沖擊,上海電信此次在個人IP主叫業(yè)務上展開的動作,將使聯通等運營商重蹈覆轍。

  IP主叫是相對IP卡而言的,指電信公司通過固定電話號碼(而不是通過賬戶和密碼)確認主叫用戶的身份,從而提供用戶先使用后付費的IP電話服務,不同于IP電話卡長長的賬號和密碼,IP主叫的好處就是免去了用戶這些輸入上的麻煩。
  而上海電信之所以會“咬定”這一優(yōu)勢項目,正是在于健全的數據資源和獨一無二的電信賬網絡。
  據上海電信的有關人員表示,上海電信的IP主叫業(yè)務雖然尚處試驗階段,但離全部開通也僅有一步之遙。上海電信進一步透露,在已經開通的12萬個人客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聯通193的客戶。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回顧過去中國電信在IP業(yè)務上給其他運營商造成的巨大沖擊,上海電信此次在個人IP主叫業(yè)務上展開的動作,將使聯通等運營商重蹈覆轍。
  反擊
  1999年3月14日,中國信息產業(yè)部批準中國電信、聯通、網通和吉通四大運營商開展IP卡業(yè)務。按照時間的順序,中國電信于1999年4月28日開通IP電話17900和17901;同年5月17日,也就是世界電信日,中國吉通開通了17920和17921;6月28日,中國聯通開通了17910和17911;到1999年年底的12月28日,中國網通也開通IP電話17930和17931,形成了“四虎相爭”的景象。
  從1999年5月,吉通網絡通訊公司推出第一張IP電話卡以后,幾大運營商在這塊市場上的競爭風起云涌。最后以電信、聯通、吉通、網通各自分得65%、20%、10%、5%的市場份額告終。1999年底,中國聯通率先推出企業(yè)IP主叫業(yè)務。
  之后電信介入,借其“百年老店”的龐大數據資源和網絡優(yōu)勢,一下子就搶占了整個市場的50%-70%份額。
  2000年的世界電信日,中國移動開通IP17951長途業(yè)務。到2002年2月28日,經過信息產業(yè)部的批準,中國鐵通也推出了17998的IP業(yè)務。至此,能夠開展IP業(yè)務的運營商已經達到6家。同年6月28日,由于中國電信的平臺太大,中國信息產業(yè)部又給了它用于省一級地方的IP電話入網號17908和17909。從此,在IP電話業(yè)務領域,“六角大戰(zhàn)”的格局開始升級。
  “在電話業(yè)務競爭中,IP市場的競爭是最充分的。這其中,IP卡的競爭又是最前端的。而IP主叫領域卻沒有發(fā)展到充分競爭的程度!鄙虾k娦砰L途通信事業(yè)部營業(yè)服務處的丁迪說。
  從上海電信長途通信事業(yè)部提供的數據來看,1999年,上海電信17900卡類業(yè)務的營業(yè)總額僅有676萬元,而聯通上海分公司的卡類業(yè)務的營業(yè)額達到2000多萬,吉通上海公司的業(yè)務量也有1000萬。
  業(yè)內人士用“一塌糊涂”來形容當時上海電信的慘淡經營,并指出,之所以IP卡類業(yè)務做得這樣糟,主要是因為集團公司的指導思想不正確,一直采用的是“跟進”的策略,而不主動占領市場!暗牵闳绻蝗フ碱I市場,別人就要跟你搶了!倍〉险f。
  于是,上海電信決定不再采用集團公司的那套策略。1999年11月14日,上海電信開通17908地方IP業(yè)務。業(yè)務一開通,效果就非常明顯。截至當年12月底,實現營業(yè)額1700萬。上海電信算是打了一個翻身仗。
  接下來的2000年,上海電信的卡類業(yè)務量突飛猛進,達到2個億,市場份額占到98%。把聯通、吉通、網通的市場份額擠占得非常狹窄。
  2001年則是平穩(wěn)過渡的一年。上海電信逐漸退出了IP電話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占到60%左右,但是總的IP業(yè)務量已經達到4.6個億。2002年,上海電信繼續(xù)退出一部分市場份額,達到50%,IP業(yè)務總量也已達到6.2個億。
  一位電信中間商這樣評價電信集團在IP電話業(yè)務中起到的決定作用:“電信集團很大,這決定它對市場反應非常遲鈍。但是電信集團和其他幾家運營商對比起來,就像是巨人和小孩。這個‘龐然大物’一旦動起來了,其他運營商和我們這些小的中間商,不可能搶得過它的,還是放棄為好。作為我們,永遠只有搶在巨人腳步的前面做一些探路石的工作!
  據悉,這位電信服務商在2001年6月,協助聯通、吉通、網通三大運營商在探路上海個人IP主叫業(yè)務上曾經立下赫赫戰(zhàn)功,一度使得這三家運營商在這個領域三分天下。現在,該公司總經理透露,目前業(yè)務已經開始轉型,原來的IP主叫業(yè)務也在主動收縮。
  “洗衣粉”事件
  上海聯通和上海電信不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眾所周知,密不透風的電信賬單網絡在一般人用戶看來無非是繳付電信費用的工具,但在幾大運營商眼里,卻是垂涎欲滴而又可望不可及的傷痛。電信通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把這個支付平臺搭建得日臻完美。于是上海聯通也開始打起了它的主意。
  上海聯通在2001年初開始涉足IP主叫業(yè)務以來,用戶付費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聯通公司。重新組建收費網絡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繞過電信是惟一的出路。于是聯通攜手上海吉通、網通開拓個人IP主叫業(yè)務,并且聯合建設銀行等行探尋新的付費方式。甚至帶動了政府的4050工程。用戶在開通IP主叫之后就會收到銀行寄過來的龍卡,這種卡除了透支以外什么都可以。用戶只要定期在卡里面存錢,銀行定期在卡里扣錢,買賣就完成了。
  這個想法聽上去很美,也得到政府各方的支持,但是結果卻是用戶欠費和銀行扣不到錢,并且成功率相當低。上海電信知情人透露的消息是:聯通開通的IP主叫客戶中,有98%并不使用,或者使用程度很低。
  如果這種說法有水分,聯通也不會在這之后作出“洗衣粉換取用戶電信賬單”的下策。
  為了獲得準確的客戶信息,挖掘真正的“長途大話王”,上海聯通下面的一些代理商推出所謂電信賬單換洗衣粉的活動。雖然聯通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由于操作上的不嚴謹,造成不好的影響。后來上海電信發(fā)出通知,提請要防范這類事件,以防上當受騙。
  “洗衣粉”事件于是草草收場。在評價聯通此舉時,上海電信一位人員用了“急吼吼”三個字。
  聯通不能不急。
  上海電信更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舉將聯通的部分中間商“招安”,以此獲得聯通193的客戶數據,于是就有了前面所講的上海電信開通IP主叫用戶中大部分來自聯通。在很明顯的市場前景面前,以利益結盟的聯通中間商們表現出“不在一棵樹上吊死”的策略,識時務者紛紛倒戈。
  聯通公司數據與固定通信業(yè)務部經理周國偉對此事非常低調:“這件事涉及到兩個運營商之間很多問題,我不作任何評價!笔聦嵣希谟浾哌^去的接觸中,這位經理辦事不乏熱情,和中間商在業(yè)務合作和溝通也是暢通和友好的。
  同樣參與競爭的上海吉通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員說:“經營固定電話的,事實上,只有電信一家,聯通雖然有,但是微不足道。中國電信的網絡最健全,已經打造了50年,在中國電信沒有分拆以前,很多建設都是國家完成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競爭是不公平的。這種競爭就像是‘大人和小孩白相’。對手占到5%的市場份額時,中國電信就相應采取一些對策,對手占到10%的份額,電信再推出一些政策,與時俱進。”
  “事實上,中國電信不愿發(fā)展IP,但又不得不發(fā)展IP。IP電話是一把雙刃劍!鄙虾k娦攀袌霾恳晃还ぷ魅藛T如是說。
  電信在開通IP電話以后,除了這個業(yè)務量飆升,其他業(yè)務如DDD(國內長話業(yè)務)和IDD(國際長話業(yè)務)卻是明顯下降了。而下降的數據,電信長話部門的人員始終沒有透露,只是告知每年這兩部分的業(yè)務量是以10%遞減。
  “上海電信這邊控制得算是好的。而其他省份由于開通IP主叫早,又沒有控制好,所以,DDD和IDD業(yè)務量的降幅高達30%、甚至40%以上!倍〉险f,“DDD和IDD并不適合市場競爭!
  當然,電信的DDD和IDD業(yè)務是不會就這樣“永遠地去了”。上海電信采用集團客戶鎖定的辦法,挽留住很多“創(chuàng)造了80%財富的那20%的大客戶”,包括錦江飯店、寶鋼、波特曼大酒店等集團客戶。其中僅伯特曼一家每月就有80多萬的話務量。
  另外,從市場發(fā)展變化來看,長話的份額并不僅僅是被IP分掉了。有數據顯示,移動電話分掉了很大一部分長話市場。并且,如果國家進一步放開長話DDD和IDD的價格的話,IP電話的優(yōu)勢將不再明顯。在某些時段,DDD打折以后比IP還要便宜!皣乙呀泴DD和IDD有過降價舉動,有跡象表明今后還要降!睒I(yè)內人士說。
  “和過去一樣,今后在個人IP主叫市場上的競爭將不再是價格,而是折扣率上的競爭。這樣很有可能未來從事IP業(yè)務的公司,將會死掉大半。”業(yè)內人士說。
  一些中間商早就聞風而動,在上海電信把眼光投向個人IP主叫之際,又開始進軍企業(yè)的IP業(yè)務,并推出八折的折扣。這樣紛繁復雜的暗流涌動使得這個市場早就按耐不住地活躍起來。
  放開已經是不可遏止的了。雖然上海電信方面一再強調目前只是試行階段。從紛紛倒戈的中間商來看、從市場的反應來看,從上海電信所表現出的蠢蠢欲動來看,放開意味著更加充分的競爭,無疑這場競爭誰勝誰負,消費者都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國際金融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收藏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