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像中國聯(lián)通董事長常小兵所說,今天的免費就是為了明天的收費。電信運營商推出的免費WLAN服務是否也在走這條路線呢?日前廣東移動、中國聯(lián)通紛紛調整WLAN免費服務,由免費開始嘗試收費,WLAN收費已是箭在弦上。
爭議:免費還是收費?
就像日前熱議的微信收費和免費的討論,作為消費者當然想要免費,但是,收費就會意味著更高質量的服務和更健康的生態(tài)鏈。關于免費與收費的爭論永無休止,無論哪個領域,哪個話題。WLAN到底應該免費還是收費?這個話題的談起就不得不提到近日電信運營商開啟的WLAN收費政策。據(jù)了解廣東移動日前宣布WLAN國內免費優(yōu)惠于2012年12月31日到期,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WLAN廣東省內0.01元/分鐘,每月再送1小時免費體驗。這宣告了中國移動移動WLAN免費時代的結束。
部分業(yè)內人士表示:“盡管1分錢1分鐘的資費并不會造成消費壓力,但是會給用戶帶來心理上的變化,WLAN免費時并不會對其服務的質量苛責。一旦收費,用戶就會關注網絡的質量、速度等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
對此,也有反對聲音。“WLAN還處在被客戶了解、接受的初期,收費只會失掉客戶。”而且WLAN只是作為套餐的附屬品,增加運營商的競爭力,WLAN盈利目前世界上還沒實現(xiàn)。大家的理由是“WLAN的體驗不好,網絡質量不穩(wěn)定,速度慢,熱點少,如果收費那就放棄使用。”某些用戶表示。
當然也有人認為收費是必須的,前期付出了巨額的建維成本,規(guī)模效應已達到,需要考慮收回投資。“WiFi頻段和TD-LTE的室內覆蓋相近,前期的免費WiFi為LTE的進駐鋪路,現(xiàn)在要建設LTE,當然要收費。而且先免費后收費是移動固有的模式。”某通信人士表示,“智能管道能精細化到對客戶進行限速,VIP優(yōu)先級高,占用資源多,免費用戶網速慢,占用資源少。這才是健康的產業(yè)鏈。”
免費:理所應當?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數(shù)據(jù)流量海量增長,給運營商帶來巨大的網絡壓力,WLAN作為分流緩解了3G數(shù)據(jù)流量驟增的壓力。
“WLAN對于中國移動移動網絡的分流作用還是明顯的。”中國移動內部人士說,“而且從去年開始中移動的“四網協(xié)同”在提速,WLAN的分流作用也被提到戰(zhàn)略層面。“
中國聯(lián)通設計院副總工馬紅兵表示:“隨著大規(guī)模帶寬應用的興起,務必給聯(lián)通的網絡增加巨大壓力,利用WLAN網絡分流是必要的措施。”
“若將WLAN作為分流或疏通日趨擁擠的網絡的手段,收費是沒有道理的。”行業(yè)獨立咨詢顧問蘇敏堅表示。他認為WLAN的建設運營費用應該歸入原來的網絡服務承諾的成本,而不應該單獨列支,甚至企圖從WLAN上收取獨立的效益。
“另外,作為分流手段,運營商為之投入的資源是有局限的,至少跟2G、3G、4G不在同一個等級,資源的局限必定導致網絡的質量的局限,對一個質量受到局限的產品進行收費,也是不合理的。”蘇敏堅補充說。
收費:箭在弦上
雖然WLAN作為分流手段收費不合理,但WLAN還將作為獨立的網絡服務,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如此,收費則是合理的。
“但用戶目前已經養(yǎng)成了免費使用WLAN的習慣,向用戶直接收取接入費用的傳統(tǒng)盈利模式無法得到認可。”無線與移動研究領域主席萬屹表示。
初期,為了培養(yǎng)用戶的使用習慣,運營商采用免費的方式。“但一項免費的服務不可能長久。”電信分析師付亮說。
那到底采用怎樣的收費方式呢?
國外運營商對WLAN的收費模式嘗試大多宣告失敗。
但在香港,實行“官商合作”的發(fā)展戰(zhàn)略,取得不錯的效果。具體為先期建設由運營商投資,然后政府購買作為免費服務涵蓋公共場所;而非公眾場所則由運營商進行盈利運作,成本則由商場等自行消化。
萬屹建議說:“運營商可以將WLAN與傳統(tǒng)電信業(yè)務捆綁銷售,增強用戶粘度。”
“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讓基礎的WiFi業(yè)務免費,再通過其他增值的部分來取得利潤。這是下階段的趨勢,仍在摸索中。”市場研究機構AnalysysMason表示。
盡管WLAN近年來有較大改善,但離優(yōu)質網絡還有差距。會出現(xiàn)用戶體驗差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認證復雜、登錄成功率低,移動性差、速度不穩(wěn)定、經常斷線,網絡質量差。同時WLAN與2G、3G相比,在設備可靠性、可管理性上有一定差距。
所以,無論采用哪種收費模式,在全面收費之前都必須先要解決上述不盡人意的地方。不然造成“熱裝冷用”的問題出現(xiàn),用戶就不會為此買單。